前几天聚会,朋友特意拿出了他珍藏的白酒喝,我们几个双眼放光,迫不及待的打开尝了一口,结果失望透顶,因为它的口感明显不对。
拿去给一个资深酒友看过后,最终确定了朋友如珠如宝珍藏着的那瓶酒,是“假货”。之后,朋友愤愤道:现在的不良商家,聪明才智都用来“造假”了!
那位资深酒友还告诉我们,假酒不光口感不对,就连包装上也有很多门道,现在的白酒“造假”套路多,技术高,让人防不胜防。下面3类白酒,在不知道它们“造假”套路的情况下,很多酒友都喜欢喝。
套路一:酒里加不上头的“香精”
酒友们都知道喝粮食酒好,因为粮食酒不上头,成本高。不良厂家就针对此,发明了一种不上头的“香精”,添加到酒里后,喝起来的感觉绵甜醇和。
但其实,所谓的不上头的“香精”是感冒药,喝完酒之后不头疼完全是感冒药在起作用,实则酒质很差。这种劣质酒打着“喝完不上头”的幌子,招摇撞骗。
套路二:真瓶装假酒
这种造假酒,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,还需要一定的成本,主要用于高端酒上。
比较常见的是“打孔酒”,就是在酒瓶不起眼的位置,打上一个小孔,用工具将里面的酒抽一半出来,再将其它的酒注进去,最后将小孔糊住即可,这种还是造假者中稍微有点良心的。
有的会将瓶中的真酒全部抽出,一滴都不留,导致酒友花费大量金钱,结果买来的白酒另有乾坤,最终损失钱财事小,万一喝坏身体事就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