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白酒的逻辑还在不在?
白酒,过去两年绝对是A股基金经理最爱了,没有之一。
白酒板块的业绩,也是王中之王,既有超级大白马稳如泰山,又有进攻型选手。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板块,在过去两年,攻守兼备。
贵州茅台,2020-至今,最低1000(2020年疫情3月疫情第一波),最高2600,两年内最高2.6倍。最近跌到1600,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6%。
酒鬼酒,2020-至今,最低26(2020年疫情3月疫情第一波),最高276,两年内最高10.6倍。最近跌到150,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79%。
舍得酒业,2020-至今,最低21(2020年疫情3月疫情第一波),最高266,两年内最高12.6倍。最近跌到160,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96%。
山西汾酒,2020-至今,最低80(2020年疫情3月疫情第一波),最高503,两年内最高6.28倍。最近跌到240,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00%。
如果有人不幸在2020年疫情后抄中了白酒,那基本可以笑傲江湖。本人周围恰好有位仁兄,买中了酒鬼酒。从此再也不愁.....(请无限展开想象...)
作者:想吃韭菜的鱼姐
那么问题来了,现在又一波疫情来了,现在还能梭哈白酒吗?
答案显然不是那么简单。
历史从来不会简单的重复,但是,历史从来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首先,我们来分析一下,过去两年白酒为什么能封神。
这个答案很简单啊,就是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一起抱团。
01
那么,他们为什么抱团???
本质原因是因为注册制。新股的不断发行,a股上市资源不再稀缺。但是,优质的中国公司,始终就那么几十家,互联网、医药公司还喜欢扎堆在中概股和港股上市。2018年以前,他们炒概念,搞风格轮动,其实也不是他们就愿意这样炒概念,是A股就那些公司。别忘了,这些科班出身的基金经理学的都是西方经济学那一套,个个明面上都认同巴菲特,彼得林奇,没一个学的是技术分析和波段。只是那时候实际情况不允许。
2018年以后,A股上市了一批能打的公司,以半导体和新能源为主的公司很多是那时候上市的。注册制在上交所科创板落地实施的时间是2019年3月1日,注册制在深交所创业板落地实施的时间是2020年6月12日,想想看,是不是跟基金经理抱团的时间吻合?
所以,基金经理们上价值了。A股市场上,市场空间大(市场规模100亿以上),行业景气度高(行业增速10%以上),也就在那么几个赛道里,消费、医药、半导体、新能源、光伏,智能制造。在这些赛道里,公司护城河宽(龙一龙二龙三),掰掰手指头,也就那么几十家公司。
02
那么,他们为什么最爱抱白酒呢?
很简单,因为白酒真香。毛利50%以上,净利润30%以上的暴利行业,真没几个。新材料、半导体行业,可能有这个利润垫,但是他们赚钱是周期性的,还得不断的掏钱换产线扩产能。那些爱美客之流,也是暴利,但是马上就会有竞争者模仿。
又有人说了,利润高有什么,没有成长空间,没有想象力,估值一样给不高。这两年,白酒行业增速还是挺好看的。
目前,已经有多个白酒企业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,整体表现较佳。其中“老大”贵州茅台预告净利润达约520亿元,同比增幅11.30%;山西汾酒净利润可达52.34~55.42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70%~80%;酒鬼酒净利润8.8~9.5亿元,同比增幅79%~93.24%;水井坊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,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4.68亿元,同比增长约64%;舍得酒业发布2021年报,营收约49.69亿元,同比增长83.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.46亿元,同比增长114.35%,暂列白酒界的“业绩增速王”。
就这业绩,谁还能说不亮眼?
但是,又有人说了,喝白酒的都是中老年高净值男士,现在年轻人不喝白酒。这是的确没毛病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1年,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分别为871.2万千升、785.95万千升、740.73万千升和715.6万千升,呈逐年下滑趋势。
在产量下降的同时,白酒销量下滑更加明显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在2016年销量达到1358万千升峰值后,白酒销量进入剧烈下降通道,到2020年降至729.6万千升,降幅接近50%。
但是,他们玩的是”集中度“和”国产替代“的游戏呀,即杂牌小酒厂慢慢出清,大家都喝牌子货,龙头提升市占率;年轻人慢慢开始不喝洋酒喝白酒。
所以,基金经理抱团白酒没毛病。就像买美股就应该买他们的互联网茅(苹果亚马逊之流),买大A确实应该买白酒茅。这才是真价值。
03
那么,未来基金经理还会抱团白酒吗?
答案是肯定的,从他们的能力圈、成长路径来看,现在当红的这波基金经理年龄都在30-45之间,很多都在30-40,他们接受的是西方经济学的教育,一切都想朝美国看齐,很难再回到过去炒大烂臭。而且,他们真的从抱团中,赚到钱了。我相信大多数基金经理,还是喜欢闭着眼睛买个茅台打个底仓。
但是,不要千万指望未来能像过去三年一样能封神了。
过去三年白酒能支撑这么高的估值,不是业绩,不是抱团,是放水!放水!放水!大量的增量基民和股民造出了10倍的酒鬼酒,10倍的舍得。
我不认为,今年会大放水。外围都在加息,中国不会逆势而为。
在未来不大放水的情况下,茅台仍然是最佳的防御手段,轻松实现年化15%的收益,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的投资收益率。
然而,其他白酒一定会分化。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,报告期内,拥有高端品牌的酒企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实现稳健增长态势;区域品牌酒企的业绩表现却并不乐观。
但是,不要现在就去抄底白酒。今年基金经理对a股、经济、对消费普遍很悲观。他们恐怕至少二季度才敢买白酒。并且,我们也不知道这波上海疫情,会不会扩散到外围。毕竟,在这之前,谁能想到上海这么拉跨呢?
在我看来,现在抄底还不是时候,至少要看到一季度白酒行业的业绩再做判断。虽然1-2月白酒公司业绩都不错,但是去掉过年的旺季和经销商囤货,我们看不出来今年受疫情影响的业绩。毕竟,经过两年疫情,我们大多数人都更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