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凤酒、全兴等排位已被国台等代替
在持续3年之后,酱酒热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以国台酒业为代表的酱酒新势力呈现快速头部化,2021年国台酒业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百亿,成为各大榜单上的新一极。
不难发现,在新一轮香型转移的大背景下,酱酒新头部企业相比于“前浪”,在品牌、技术、营销、视野等多综合优势上更加明显,因此也跑的更快,这也让长期固化的白酒行业市场格局逐步被打破,“新名酒”时代或许比想象中的来的会更早一些。
新头部之变
在酱酒热的初期,行业中认为酱酒品类将沿着浓香型白酒的老路重走一遍,但从行业的变化来看,酱酒品类的发展更像是按下了快进键。特别是在2021年,随着酱酒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酱酒的新头部迅速形成。
根据权图工作室的《2022年度酱酒报告》,2021年,中国酱酒产能约60万千升,和2020年基本持平,约占我国白酒产能的715.63万千升的8.4%;实现销售收入1900亿元,同比增长22.6%,约占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6033.48亿元的31.5%;实现利润约780亿元,同比增长23.8%,约占我国白酒行业利润1701.94亿元的45.8%。
这个数据见证了酱酒行业的繁荣,但在数据背后,却是行业分化的开始。
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,酱酒行业的分化突然提速,有多位经销商曾表示,中秋节还卖的不错的酱酒开发品牌,在年底就卖不动了,特别是在河南、山东等酱酒消费大省这一变化更加明显,当地的酱酒开瓶率甚至出现了下滑。
相比于大量贴牌和中小酱酒品牌低迷的表现,从2021年的收入上来看,酱酒新头部企业已经出现,除了千亿茅台之外,习酒、郎酒和国台构成了百亿级的新头部。
从国台的发展上看的更加清晰,2017年到2020年,国台酒业营业收入分别为5.7亿元、11.8亿元、18.9亿元和40.1亿元,再到2021年的100亿,整体保持着3位数的增长,特别是销售突破百亿大关,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
《2022年度酱酒报告》也显示,如果说2011年-2021年属于行业混沌期,那么如今
酱酒行业发展正在进入中场阶段,即从品类扩张转向品牌竞争。而所谓酱酒的中场,就是品牌型企业收割非品牌企业、大型企业收割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的时代。这一时期酱酒企业数量将快速减少,酱酒的品牌阵营形态逐渐明朗,品牌和价位逐步轮次排位。
新排位之变
酱酒新头部的出现,也搅动着整个白酒行业的格局,最明显的就是在各大排名之上,而白酒又是个很爱讲排名的行业。
近日,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中国白酒企业200强名单,“茅五汾”位列前三甲,也分别对应着酱、浓、清三大香型,但相比于以往浓香酒企霸榜的情形,今年的排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,在前10中有了3家酱酒企业。国台酒业作为酱酒代表,位列其中。
无独有偶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的“第13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”中,国台酒业品牌价值突破千亿,并上升两名进入了前十名。